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涛 朱绍杰
中国出版集团首次携旗下23家“国字号”出版社整体亮相,1500多家境内外出版机构带来近50万种出版物与文创产品……
32年发展积淀,南国书香节如何实现从区域书展到“文化嘉年华+产业交易场”的蝶变?如何引领出版业撬动“冰山下”的广阔全球市场?
从“行李箱读者”到“扫码预售”背后的逻辑
步入南国书香节广交会主会场,各大展区人流如织,有的读者手推行李箱,肩挎帆布包,在各个书展间穿梭流连,除了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还特意带来了格非、戴建业等名家的作品,收集他们的亲笔签名。
高涨的文化消费热情背后,是南国书香节对读者需求的精准捕捉——全场打折优惠,叠加满减、赠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直接作用于市场端,精准刺激消费,又以“名家签售”“限量首发”等稀缺性活动制造消费动力。
展开剩余76%国际展区的“Forth Coming”预售模式是今年南国书香节的一大创新亮点。中华商贸将“先下单后发货”的电商逻辑引入南国书香节,读者可以在现场扫码预订尚未进口的海外新书。
承办国际品牌出版馆、国际绘本馆、港澳台馆的中华商务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建元向记者介绍:“因为国际出版风险成本相对较高,有时进口图书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进货多了可能卖不出去,进货少了可能想买的人买不到。这种预售就能较好地降低风险。”
电商将“先下单后发货”的逻辑搬进图书销售现场,不仅用“扫码”把线下注意力瞬时转化为线上销量,还解决了传统书展“看得到买不到”的痛点,同时让出版社在图书正式上市前就完成了首轮市场验证与资金回笼。
“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出版业的“广交会”
对读者而言,南国书香节像是“文化嘉年华”,是久违的“精神赶集”;对参展商而言,今年的南国书香节更像一场汇聚优质出版资源的“广交会”,一个“产业交易场”。
本届南国书香节聚拢盘活全球优质出版资源,正以强大的磁吸效应,成为连接全球出版业的超级枢纽。“阅·世界”国际文化展厅规模创历届之最,汇聚港澳台及全球上千家主流出版社的2万余种图书。
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广东新华发行集团书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禹分享了他的观察与思考:“我们注意到,国际出版机构和创作者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展示窗口的意愿十分强烈,他们更多地将南国书香节视为呈现多元文化展品、进行深度文化交流的平台,而不仅仅是图书销售的渠道。”
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委员、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鸣涛对于今年的国际化实践,提醒道:“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今年国际化实践采取的是双向对话与赋能机制。主会场组织‘粤版图书走出去’签约仪式,同步展出粤版精品和经典海外版图书,推动中国IP通过版权贸易进入全球市场,融入全球知识版图。”
蒋鸣涛表示,南国书香节依托港澳台独特地缘优势,为版权贸易、跨国合作与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未来计划将在全方位链接全球文化资源上持续发力,与博洛尼亚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等国际书展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将南国书香节打造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与世界文明‘引进来’的重要平台。”
改变旧模式,书写“以文兴业”的湾区样本
漫步南国书香节现场,记者敏锐观察到各大展区的一处共性:文化体验、文创销售等文化服务区面积占比远高于图书展销面积占比。
这一细节折射出出版业的转型风向:南国书香节正推动行业打破“编-印-发”的传统闭环,改变“产品形式、盈利模式、服务能力”的单一模式。以书为媒,撬动产业跨界融合,搭建起由单一图书销售转向以版权内容为核心、多元文化服务协同的融合型盈利模式。图书销售的盈利模式只是出版业市场露出海面,“冰山一角”,通过产业协同构建新业态的“冰山下”的广阔市场亟待挖掘。
对此,宋禹点明了今年南国书香节的一大亮点,即“文化+”的深度融合。南国书香节突破传统书展的边界,将图书与科技、文创、非遗、美食、艺术表演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
羊城书展作为核心展馆,今年以“在书城 阅山海”为主题,汇聚28家出版单位、41家多元业态参展单位。“跟着书本去旅行”展区构建文创、文旅、研学三位一体空间,发布“带您读懂广州五脉”主题路线;IP授权创新示范专区通过数字化场景演绎传统文化。这些在南国书香节现场的创新实践印证了出版业的转型新逻辑。
在“智取未来:科技重塑世界出版新生态”论坛上,中信出版集团首席专家乔卫兵对出版业未来提出了他的思考:“出版业的困境本质上是工业时代传统模式与数字时代需求的错位。未来的出路可能在于重新定义‘书’的价值——从单纯的内容载体转向综合知识服务或体验产品。”
32年磨一剑,今年的南国书香节化茧成蝶,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出版人、作家、读者的“精神之桥”。“创新办节,诚心办展”,这就是南国书香节的“流量密码”,以及持续领跑的“销量密码”。期待这场国际化的文化盛宴配资平台网址,为全民阅读热潮交出“硬核成绩单”,持续书写“以文兴业”的湾区样本。
发布于:广东省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